高德登录线路_代表委员共话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制造业当家 挺起广东产业“脊梁”

www.travelzen.com.cn 高德代理 2023-09-24 125 次浏览 没有评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 三地代表委员展望发展机遇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广东全省上下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相结合,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共话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图景”栏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邀请代表委员分享真知灼见,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宏伟蓝图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广东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和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的热点话题。他们表示,要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育,通过突出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粤有新招

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

为制造业当家提供技术支撑

一分钟可以做什么?走进广州一家知名汽车品牌的生产车间,在柔性智能化焊装生产线的加持下,160多台机器人同时挥动手臂,将冲压件焊成一台完整的白车身,并完成数千个焊接点,整个过程用时不到60秒。

焊接是瑞松科技的拿手绝活。从这家广东企业输出的汽车制造智能装备,已成功打入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生产车间。从打破垄断到局部领先,如今,广东机器人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是广东机器人企业快速发展的“秘诀”。全国政协委员、瑞松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以瑞松科技的发展为例:新能源汽车电池为避免渗水,电池壳必须“严丝合缝”。为减轻重量,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壳大量采用铝合金等高质轻量化材料,但由于铝合金有活泼、易被氧化等特性,传统的焊接技术已经行不通。

为此,研发团队没少下功夫,还专门联合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组建研发团队,将原本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引入到了汽车生产中。最终,焊接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广东在新春伊始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制造业当家,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机器人产业,迅速深入到实体经济各大细分领域:

在深圳一家机器人公司,一台台搭载着激光雷达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来回奔跑。这批工业机器人经过测试后,将奔赴各大制造工厂,成为任劳任怨的“搬运工”。

在佛山一家公司的生产基地,仿人化机器人陆续下线。借助机械臂以及摄像头的“火眼金睛”,仿人化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就好似绣花女穿针引线一样灵巧……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最新发布的《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显示,2021年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1.02万套,同比增长56.5%,高于服务机器人增速15个百分点;2022年前三季度,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7.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发展阶段转变的关键期。

目前,广东在机器人产业上已涌现出诸多“尖子生”,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9%,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为扎实推进制造业当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真言良策

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国政协委员、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在调研中,重点关注了数智化服务商供给、企业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等问题。“调研中我发现,有的企业害怕转型,不愿拥抱数字化。”唐冬生说,应鼓励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抱团发展,支持服务商牵头组建产业集群数智化转型联合体,打造行业级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更好地解决企业“不敢转”难题。同时,搭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数智化服务商的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转型服务,帮助数智化服务商与制造企业实现精准对接,为企业数智化转型出谋划策,解决企业“找谁转”难题。

结合在一线了解到的情况,唐冬生建议,建设一批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国家级示范区,以及有数智化基础设施的工业园区,并配备5G专网、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紧抓数字经济机遇,围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加快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对外输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加快促进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5G通信等新基建的支撑。苗伟建议,广东继续加大对通信行业的研发投入,充分发挥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优势,通过建设一条条“信息高速公路”,推动“制造”到“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

人才是制造业的宝贵资源,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大。“市场上,拥有数字化智能设备等操作经验的人才尤为紧俏。”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分享了在一线的真实体会。

“企业人才流动性过大,不仅影响生产技术传承,还无形中增加了用工成本。”苏荣欢认为,应加快实施正向激励技术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高技能人才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推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照要素分配,提高技术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

如何激活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引擎”?唐冬生说,广东有多所理工科大学,相关高校应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两个重点领域持续下功夫,根据产业需求,开设新兴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不断完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在生产一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构建一套产教融合生态体系。针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唐冬生还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高校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企业既是人才需求端,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基地,应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曾经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如今是一名技工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和岗位研究,他建议,启动技能人才立法工作,解决技能人才工作中权利义务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清晰等问题,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推动部分国有企业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发展规划中。

引来人才,还要留住人才。在待遇保障上,杨登辉提出,应用心用情解除技能人才在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广东制造业企业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加入。

统筹:尚黎阳 黄锦辉

南方日报记者黄锦辉 郜小平 汪祥波 曾艳春 孟健

编辑:聂粤

回顶部